学院概况
规划与设计学院简介
规划与设计学院成立于2007年,前身是规划与设计系。在学院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围绕社会需求特别是大别山革命老区转型发展和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联合政府、行业、企业,论证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先后设置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4个本科专业及1个家具艺术设计(专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专业基础相近、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互补的专业群,培养新时代急需的规划设计人才。目前,在校本科学生971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实验技术人员6人,辅导员7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63人。获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秀教师等省级荣誉称号者5人,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双师型教师9人。获省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2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外聘教师15人,并聘有客座教授、实践课导师7人。学院内设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4个教研室和规划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把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把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作为提升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能力的关键。树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主导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及工作室30个,并在省内外建设实习实训基地35个。2017年以来,与政府、行业、企业共同搭建了两个协同育人平台——信阳家居学院、美丽乡村研究院。成为开展实践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校企合作交流、产业项目研究、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大别山区人居环境改善设计、家居产品设计研发及成果孵化转化、技术技能培训的重要平台。开展校企合作,构建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项目平台和技术支持。
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三年,先后承担省、市厅级项目70余项;参与编写专著(教材)20余部;在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80项。同时,产教融合,校企共育有力推动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参与国内各级各类专业竞赛,获金、银、铜奖30余项,省级奖20余项。荣获2021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一等奖,2021年河南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三等奖,在2020年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中获奖三项。
学院注重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通过参与学科专业竞赛和科技、文化、体育、社团、志愿公益活动、创新创业及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艺术飞扬”系列品牌工作,以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三全育人”工作。荣获2020年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等奖,2019年“活力杯”河南学校共青团基层基础工作大赛高校本科组项目一等奖。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城乡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各类项目策划与规划设计,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团队精神,并通过设计作品展、设计竞赛和校外设计项目评比,提高学生的规划设计水平。多幅学生设计作品交流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际国内高校。
匠心筑梦,行稳致远。面对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的新形式,规划与设计学院将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不断探索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在校企协同育人和服务地方中培育办学特色。
(数据截至2021年8月)
规划与设计学院
2021年8月26日